2022华北智慧能源博览会 展会时间:2022年7月30日-8月1日 展会地点:石家庄会展中心 同期举办:2022华北光伏产业博览会;2022华北风能产业博览会;2022华北储能产业博览会 主办单位:河北省展览中心;河北英尚利华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: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碳中和; 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; 天津市新能源协会; 河北省可再生能源产业协会; 河北省农村能源行业协会; 张家口市新能源行业协会 支持单位:华北智慧能源发展联盟 展会介绍 2022华北智慧能源博览会定于2022年7月30日-8月1日举办,预期面积将达到24000平方米,汇聚500家新能源企业参展,将有过26000位来自机构、监管单位、科研院所、电网公司、发电集团、系统集成商、能源服务商等观众到场。 博览会同期将举办论坛会议活动,集结行业协会大牛,相关部门和业界人物共同就行业技术、合作发展战略、各省政策导向等展开讨论。华北智慧能源博览会是华北地区的能源展会,为企业提供进入华北市场的契机和平台,您进入发展的华北能源市场。 随着中国“双碳”目标的提出,碳交易市场上线,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利好政策发布,国内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从到地方,自上而下的掀起了一场能源革命,让清洁、智慧的能源走进每个人的身边!华北地区作为能源消耗量大的地区之一,我们诚邀国内相关业者相聚正定,为中国 “3060”目标助力,共襄、共享、共赏华北可再生能源发展大局! 参展范围 A.光伏:硅料、硅锭/硅块、硅片、玻璃、封装薄膜等;组件、控制器、转换器、光伏线缆、熔断器等;生产设备、测试设备、玻璃清洗设备、结线/焊接设备、层压设备等;支架系统、追踪系统等;光伏应用技术和产品:光伏建筑一体化、浮体光伏技术及相关产品、农业光伏技术及产品、太阳能家居用品及其他太阳能产品等;光伏发电工程及系统:太阳能暖通空调系统、太阳能检测及控制系统等;运维公司等; B.风能:风力发电机;配套设备及技术:制动系统、控制系统、升降系统、传动系统、监控系统、润滑油(剂)、测量技术及设备、输送系统、系统、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;服务与咨询:风力协会、电网运营商、安装服务等; C.储能:蓄热/蓄冷储能、水储能、蓄氢储能等;各类蓄电池、储能电源;可再生燃料电池等技术、设备及材料;充电器、充电桩技术、逆变器、监视器储能电站及EPC工程;BMS电池管理系统、PCS储能逆变器、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及相关配套设施;用电管理信息系统、监控系统、检验装置、计量柜 和元件、量测仪器、传感器等; D.其他可再生能源应用产品和技术:氢能发电技术、水电、核能、地热能、潮汐能、生物质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应用产品和技术。 观众群体 1、全国省(市)**、能源局、工信厅(局)建设厅(局)、自然环境厅(局)、教育厅(局)、农业厅(局)、科技厅(局)、商务厅(局)等主管部门; 2、国内外光伏产品及配件代理商、经销商、采购商;风能产品代理商、经销商、采购商;储能产品代理商、经销商、采购商;光伏电站,风电站开发商、运营商、工程承包商等; 3、各地电力、能源、节能、建筑、农业、畜牧业、制造业、工商业等主管部门负责人; 4、房地产、建筑设计院等投资、建设单位;医院、院校、养老机构、酒店、纺织、印染、食品、化工等企事业单位; 5、国内外有关行业组织、学者、媒体。 展会资讯 1. 2021年7月,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谈绪祥在13日举行的中欧合作伙伴对话绿色发展论坛上介绍:未来五年,北京将深入调整能源结构,推进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北京将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。主要从深入优化产业结构,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;深入调整能源结构,推进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;强化科技支撑,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体系;建设绿色基础设施,扩大生态环境容量;强化行为引导,让多市民共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五个方面付诸行动。其中,深入调整能源结构,推进能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方面,北京落实可再生能源的理念,将可再生能源利用作为各级规划体系的约束性指标,实现与城市建筑、基础设施、现代农业设施、矿山修复治理的融合发展,推进光伏、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,有序推进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发展。到2025年,全市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4%左右。 2. 2021年6月,《天津电力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 区实施方案》印发。方案提出要实现能源供应清洁化。建设宁河、大港新能源接网通道,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,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。打造滨海3000兆瓦级“盐光互补”新能源基地及宁河、港1000兆瓦级新能源基地;按照国家要求,配置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,支撑新能源大规模接网和消纳。实施“新能源+储能”发展模式。积推动新建风电、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储能装置,实现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平抑。开展新能源和蓄热、蓄冷、制氢相结合的工程,推动新能源生产、转化、储存、运输多环节融合,实现多途径利用。通过“新能源+储能”发展模式,提高本地新能源消纳能力。推动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发展。做好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接网服务,持续简化、优化分布式电源接网工作流程,为发电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。积推动发展“光伏+储能”,提高分布式电源利用效率。加强配电网互联互通和智能控制,满足分布式电源接网和多元负荷用电需要。做好接网型微电网接入服务,发挥微电网就地消纳分布式电源、集成优化供需资源作用。